中国GDP超越英法的意义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3-06-04 作者: 访问次数: 21

根据初步报道,中国将在今日宣布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预计这次普查将显示,中国经济规模比原先的统计要大得多——多出3000亿美元。假定这一数字大致准确,即便按照当前 (被低估的) 汇率折合为美元计算,中国也将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当然,这种统计数据的修正,并不会提高中国实际的经济规模,但它将改变我们对中国迅猛经济增长及其全球影响的理解。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怀疑中国旧的经济数据并不可靠。即便如此,此次可能的修正幅度也颇为惊人。预计中国将宣布的是,它实际上新发现一个规模大致相当于印度尼西亚或土耳其的经济体。此外,从特征上讲,新发现的经济活动与中国经济的其它部分几乎肯定截然不同:它们大多集中在私营部门,规模较小,且侧重于服务业。如果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中国的繁荣景象将比以往显得更加强劲和正常,因此也更具备可持续性。
  经济规模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具备解决历史包袱的能力。这些历史包袱包括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国有企业日渐衰落,它已成为银行体系的拖累。把这3000亿美元加入经济总量,银行坏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8.25%降至7%。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将从略低于20%的水平降至16%。
  但构成效应更加举足轻重。如果使用旧的数据,中国经济看上去极不正常,其制造业占总产出的比例超过一半,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46%。这些空前的数据令市场担心中国出现不可持续的投资泡沫。然而,新数据可能会令中国看上去更像经济起飞阶段的其它东亚国家,只不过规模大得多。
  从这一新的角度来看,中国将无疑是一个对外国公司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时间将会缩短。人均收入的增加为新的商品和服务创造了市场。
  不过,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在当前科技革命的伴随和推助下,中国已然成为一股改变全球的力量。它已经改变了全球贸易条件,把收入从与之竞争的轻工业产品生产国转向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和服务生产国。
  中国给富裕国家低技能工人的工资带来了压力,推高了那些劳动力市场不够灵活的国家的失业率,加大了这些国家的收入差距。它还帮助一些企业在无须应对工人加薪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创纪录的资本回报率,并从国民收入中取得创纪录的利润份额。
具有更强购买力的消费者、认为攻读学位有意义的学生、以及考虑公司能否继续产生高回报的投资者,可能还没意识到,中国正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他们的生活。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正是一个具备如此经济规模、如此增长速度的国家崛起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