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 邱卫东
[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中坚后备力量。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如果缺乏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认同和参与,将会给我们的战略任务带来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广大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围绕对高校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 民族精神教育
(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育都是一个树本立根、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工程。
中央16号文件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 作为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在认真学好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培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刻不容缓。
(二)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富有成效的改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可与衷心拥护,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好评。
纵观中国整个的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了长达一个多世纪、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才逐渐走上康庄大道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扬眉吐气,他们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与意志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明确和坚决。从横向角度上来讲,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便利。
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近十年来先后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等几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并将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提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
综观以上这些主客观方面的事实,正如许多学者专家所指出的,当前环境下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从主客观两当面看,时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成熟,所拥有的资源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丰富。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面对和处理:
一是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着“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争事实。而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着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为不同思想文化体系间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度,提出了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进而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设想“普世文明”的发展,极力绘制没有文化差异图标的新的世界文明。青年大学生在文化的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的心理,他们在文化的开放中,常常被西方文化的一些表象所迷惑,忽略了本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本土文化对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危机。
二是大学生“网上冲浪”的普遍趋势,导致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弱化。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以其传播范围的开放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校园”。互联网的使用,使青年学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做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虽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可是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渐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此同时,当今网络,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内容完全取得在互联网传播的垄断地位,从米老鼠到唐老鸭,从奔腾芯片到IBM电脑,这些给青年学生带来精神愉快的同时,也在削弱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各种社会问题,动摇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经济领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金钱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有的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信念,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一些大学生坐而论道,泛泛而谈,不能摆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与民族精神相悖的。
与此同时,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某些不信守、不公正行为,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不平等竞争,下岗职工增多,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对待,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缺乏信心,动摇了自身民族精神的培育。
四是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影响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导向。应该说,近年来我们的党十分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思想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地方,如有些杂志文章公开鼓吹“全盘西化”,经济上推崇私有化,主张把国有企业全部“民营化”;政治上鼓吹资产阶级的多党制、议会制;一些媒体对西方的东西不加分析地宣传,使青年学生感受到的是“他国的先进”,青年学生国情判断的矛盾心理容易丧失对本民族的信心。
三
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辨正关系原理看,民族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她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离不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实际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中国具体的历史国情出发,明确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2]著名学者于海在其《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一文中认为,结合十六大报告以及近十年来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文件可以看出,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即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与公民人格三个层次。[3]这种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也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问题,值得充分借鉴。
我们认为,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这三个层次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从大学生的受知能力还是这个民族对大学生群体的高要求来说,都显得特别适合。进一步讲,就是我们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的同时,要对他们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观念、国家意识和国家富强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意识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时,要做到促进大学生以人和观、家和观、和平观及天和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认同;在培育大学生树立现代公民人格的过程中,要从传统中提炼汲取以诚信、守法、自强、仁爱为主要内容的思想精髓。从而真正做到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不是在简单地整理国故,更不是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第二: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
当前,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入手:
(一)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民族精神在教师职业中的生动体现,教师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但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教师不但是民族精神的倡导者、传播者、更是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深刻地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二)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明,同时也取得了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要有效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使青年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并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等落后的民族意识,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
(三)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十六大关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让一些立场坚定、同时又深谙西方民族思想精髓的老师为学生开设一些已为学界认同的经典思想著作选读等选修课。在中西结合并相互对比的环境中,让广大学生全面了解近现代民族思想形成的历程,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公民人格。
(四)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高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当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行为规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开展“两史”教育,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京剧、昆剧、川剧等传统戏剧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
(五) 抢占网络阵地,拓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消除了人类跨地域沟通的“时限”,而且网络也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这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网络也是教育者与学生双向沟通的一条新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建立民族精神宣传网站、论坛、数据库等,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元化的主流思想引领当前多元化的价值观。
(六) 发挥社会实践的锤炼作用。社会实践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要结合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并在组织大学生进行寒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但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高等学校,应把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教学之中,建立健全民族精神培育机制,积极迎接新形势下民族精神教育的新挑战,努力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新途径,为社会塑造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注释:
[1]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
[2] 参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6页。
[3] 详见于海:《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2期,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