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11月22日在复旦大学落下了帷幕。我校学生表现突出,共获得了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和1项优胜奖,取得了近5年来的最好成绩。其中社会学院的陈庆升、于晓旭同学在朱眉华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作品《社会转型期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研究》获得了三等奖。
陈庆升和于晓旭现在分别是社会学院研一和大三的学生。作为“华理唯一获奖的文科作品”,他们的获奖从一定意义上肯定了我校文科的水品,为提高我校的总体声誉贡献了一份力量。从进入本届挑战杯决赛到获奖,两人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作品《社会转型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研究》的创作源泉是03年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政策到救助管理政策的转变,由于原来的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化,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有了变革的必要。救助管理政策更加强调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怀,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救助管理政策一年多的实施情况,肯定政策的进步,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利的保障、重复救助和恶意救助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的建议,如流浪乞讨人员流出地责任的强化、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机制、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导民众进行实物救助等。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参考大量文献、借鉴前人的成果外 ,在作品指导老师朱眉华老师的介绍下,陈庆升同学还去某救助管理站实地考察两个月,救助管理站书记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给他丰富的知识。通过调查掌握了比较翔实的资料,对作品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品的完成固然离不开两人的共同努力,但是更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朱眉华老师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她仍然抽出时间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 她的学识和经验对于开阔他们的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两位同学当时还都是本科生,对于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还没有多少认识,朱老师教给他们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论文写作的方法、用字的准确和规范、表达的准确等方面也严格要求、精心指导。经过这个过程他们有很大的提高,对陈庆升同学后来毕业论文的写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作品通过市选拔后,张昱老师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解答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徐永祥老师也对作品十分关心,他和张老师、朱老师都对作品进行了推荐。校团委的老师始终关心作品的进展,他们的资助和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挑战杯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他们的成长还在继续,对于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将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