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一个“理工科院校中的社科梦”
——记第13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获得者吴晓晓及其团队
吴晓晓,这位江南水乡的女子显得很普通:娇小的身段、爽朗的笑声、自来熟的个性,像一个初出校园的小姑娘。但是就在1个多月前,这个普通的女孩,却带着她的团队创造了一个不俗的成绩:2013年10月17日,吴晓晓及其团队带着课题项目“水资源极度短缺下公众节水意识与节水行动的研究——基于海河流域的实证探索”,一举拿下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的二等奖。
“创造了一个理工科院校中的社科梦”,吴晓晓激动地说。
态度的胜利
吴晓晓是一个较真的人。
自从在河北切身感受到什么叫“水资源严重匮乏”后,吴晓晓就和“水”扛上了。城市缺水和农村缺水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因为人们的节水意识还是节水行为?节水意识强的人是否节水习惯就好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她脑中闪现。
吴晓晓不止是想想而已。她花了1个月的时间,写了一份文献综述。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当吴晓晓拿着5000字的初稿,兴奋地找到指导老师时,得到的却是全盘否定。“过程真的很痛苦,反复修改了至少10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吴晓晓感触依旧,“但我真的要感谢导师石超艺老师。她在北京出差,我和她的沟通交流全部通过电子邮件,是她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让我在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选择继续坚持。”
综述只是开始,等待着吴晓晓的是一场持续一年半、辗转多个城镇乡村的持久战役。
从2012年3月的一个点子,到2013年10月的一份收获,在一年多的时间跨度里,吴晓晓和她的团队走遍了京津冀37个地市180个县市520个街道。数字记录着有形的数据,却无法描述背后的艰辛。“我们的任务不是按周来计算,而是按天算的,每天都有一堆任务。”队友周元凯说,每天一早,吴晓晓便会将“新鲜出炉”的任务清单发至每个人的邮箱,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走向成功的道路总是非常考验人的心智”,吴晓晓回忆说,在本次“挑战杯”的校内选拔赛中,吴晓晓的“水”项目被刷了,“没有经费支持我们继续开展调研”。但吴晓晓没有就此作罢,“无论如何,要保证项目正常运行”,吴晓晓说得很坚决。偏偏此时,又一个“噩耗”传来:第一次辛苦调研回收的300份问卷有效性极差。“数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后期的论文撰写和整个项目的研究价值。虽然不忍心,但最后我还是不得不咬牙舍弃所有问卷数据,重新开始调查。”
前期的大量工作都白费了,经费没有着落,刚起步的项目到底是坚持还是放弃?“做!”吴晓晓斩钉截铁,较真的她决定自费北上!为了搜集真实可靠的数据样本,从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吴晓晓带领团队先后4次赴北京、天津和河北实地调研,和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开展深度访谈38次,共计调查618人次,确定有效样本529个,有效率达91.21%。为后期的项目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个拳头”的力量
说起团队,吴晓晓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可是‘领导’们的领导哦。”
这话虽是玩笑,可不假。吴晓晓的团队共5人,李旭是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刘飞是校学联主席,高虹琳是科学商店店长,周元凯是校团委科创实践部部长,唯一“无官一身轻”的只有队长吴晓晓。“平时我们领导别人,到了这里,只能被她管”,坐在一边的周元凯半打趣道。
一群“领导”又该如何“被领导”?吴晓晓有自己的办法:“让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吴晓晓解释说,团队里按各人优势分配工作,“执行力特别强的李旭负责实践调研,善于沟通的高虹琳主要联系相关老师,口才出众的周元凯挑起了演讲的重担,而刘飞则像是‘粘合剂’,协调着团队气氛。”如此一来,整个团队就像一个齿轮组,各齿轮互相咬合,稳定运转。
“当然我们也会有摩擦,总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吴晓晓坦言,这对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我们互相竞争,又互相帮助。虽然思维上不一样,但依然能给予彼此很多启发,相辅相成吧。”
“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对此,队员周元凯表示认可:“项目是核心,人是关键,我们5个人团结在一起就像一个拳头!”周元凯说,进入上海市决赛时,吴晓晓的水项目很不被看好——“样本量不够,论文质量不高”。怎么办?团队的力量开始凸显。在决赛前的最后一周里,“我们5个人熬夜改论文、扩充样本,虽然很绝望,但依旧互相鼓励,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吴晓晓的眼里闪着光。
“我们从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在一次次的磨合过程中,收获的已不单纯是学术上的历练。我们从开始的陌生人,到相知相惜的好朋友;从对学术的懵懂探索,到团队5人全部保研。这1年半,我们收获了太多。”说这话时,吴晓晓又显得很感性:“可能最初是因为这个课题我们走到了一起,但比赛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身边多了一群知心的小伙伴,我们的感情会一直延续。”吴晓晓看着身边的队友,会心一笑。
日积跬步
翻开吴晓晓的成绩单,不由让人一惊,大学4年学习成绩始终稳居专业第一,两次获国家奖学金,5个科研项目,1项国家专利以及国家级、市级、校级奖励共计26项。对此,吴晓晓却显得很淡定:“很多东西积累到最后,自然而然就来了。”
其实吴晓晓也并非“天生牛人”。“在大一,我也走了很多弯路。”吴晓晓说,虽然大一生活丰富多彩,但那一学年成绩不太理想。那时的吴晓晓急不可耐地想试水“挑战杯”,“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其实还不具备那个研究水平”。
急于求成的吴晓晓在大一迷失了:“我能做吗?我行吗?”大二一开学,吴晓晓找到辅导员陈兴珍。“她跟我说了7个字,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也影响了我此后整整3年——‘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我对这7个字的理解是4个字——‘水到渠成’。”吴晓晓说,机会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大二开始,吴晓晓渐渐把重心转到学术竞赛上,开始做好每一步的积淀。从学校的USRP课题,到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作品竞赛,从社区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到大学生创新课题……各类课题研究和学术竞赛让吴晓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实过程都是艰辛的,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放弃努力”,吴晓晓很是坚定。
“社交好加成绩好等于睡得少”,吴晓晓打趣地总结自己的成功,而后又颇有感触地总结道:“趁年轻,挥洒青春吧,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让梦想一个个照进现实!”